老北京的低溫炎找九宮格時租天–文史–中國作家網


本年6月以來,北京的最高氣溫屢次到達35℃以上,局地已達40℃,并初次呈現70年來持續三天跨越40℃以上的極端低溫氣象。實在,北京汗青上也屢次呈現過低溫氣象。史籍中是若何記錄的?人們又是若何應對的呢?

乾隆八年最低溫44.4℃若何測出?

而今,景象學以日最高氣溫到達或跨越35℃作為低溫的尺度,假如多天在35℃及以上低溫,被稱為“低溫熱浪”,也稱“低溫盛暑”。

“攝氏度”是今朝世界上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溫標,用符號“℃”表現,是瑞典地理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于1742年提出的。底本攝爾修斯提出的溫標是以水的沸點為0度,后來才倒置過去,并沿用至今。

中國現代有關低溫氣象的記錄則較為含混,常以熾烈、炙熱、灼熱、晴熱、極熱、炎暑、炎日、赤日、熱伏等詞語來記載,也就難以考據現代的低溫氣象究竟是幾多攝氏度。

據《北京景象志》等史料記錄,北京汗青上曾呈現過屢次低溫氣象,但元代以前有關記錄少少,直到明清之后才逐步具體起來。

明代官修的紀年體史乘《明實錄》中,有屢次關于北京地域暑期低溫的記錄:正統三年(1438年),“六月丁丑,炎暑灼熱,國都門外少見路人,(護城)河水減半,草木遍黃,無以活力。”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京畿“亢旱熾烈,諸谷焦枯,疫癘風行。”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年夜學士方從哲上言:“日者,地利久旱,雨澤稀微,赤日流金,土焦泉涸。”

清代,北京也呈現過數次低溫熾烈氣象。《康熙朝實錄》載:“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壬午:本日值盛夏,氣象亢陽,雨澤維艱,炎夏特甚,禾苗重蒿,稼穡甚憂,六月炎暑,自京師至關外熱傷人畜甚重。”《乾隆朝實錄》載: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京師盛暑”。六月初一日,乾隆帝諭:“近日京師氣象酷熱,雖有雨澤并未沾足,若再數日不瑜伽場地雨,恐禾苗有損,且國民病暍者多。”《宣宗成天子實錄》: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癸未,帝諭:“京師自閏蒲月下旬以來,熾烈很是,又形酷旱……”同年夏,“昌平年夜熱”。《光緒順天府志》聚會場地載:光緒元年(1875年),“初四日(8月4日),極熱,勝于今年,初五日(8月5日),熱愈甚,流金鑠石矣。十五日(8月15日)晴熱又如前。”光緒三年(1877年),六月初八日(7月18日),北京氣象“暵干可慮,毒熱不成當。”

那么,從什么時辰開端,現代的低溫氣象有了比擬確實的溫度丈量記載呢?這還要從溫度計進進中國說起。康熙八年(1669年),布道士南懷仁制作了一排擠氣溫度計獻給天子,并于1671年出書了《驗氣圖說》,專門停止了闡明。但南懷仁遭到亞里士多德迷信不雅點影響,design的溫度計存在必定缺點,溫標劃分也沒有固定點,只能測出溫度的絕對變更。后來,陸續有舊式溫度計被引進中國,被稱為“冷暑表”等。

據學者考據,今朝,有關北京低溫氣象最早、最確實的數據記錄,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法國人宋君榮(原名安托萬·高比爾)測定的。宋君榮既為法國布道士,也是地理學家。他于1723年抵京,在北京棲身時光長達36年,對中國文明頗有研討,在中國科技史、現代史、中外關系史等方面都卓有成績。

據《中國景象史話》載:清乾隆八年,從蒲月開端,華北地域就呈現了罕有的熾烈氣象。七月二十一日,直隸天津鎮總兵官傅清在給乾隆帝的奏報里寫道:“蒲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

而那時身在北京的宋君榮也在寄往巴黎迷信院同事的函件里驚呼:“北京的白叟稱,從未見過如許的低溫……”

于是,宋君榮應用舊式酒精溫度表,以拉謀氏溫標丈量并記載了那時北京的低溫氣象。這種溫標以法國迷信家、蟲豸學家拉謀定名,以水的冰點為0度,以沸點為80度。依據宋君榮所記載的數據,1743年7月25日下戰書3點半,北京的氣溫到達了35.5度(拉謀氏溫度),折分解攝氏度竟到達了44.4℃。而在此之前從7月20日起,逐日氣溫都跨越40℃講座場地,至7月26日凌晨下了一場細雨,最低溫度下降到31.9度,代表著此次低溫經過歷程的停止。

據《中國三千年景象記載總集》普查中國汗青文獻中的炎夏天氣事務,明建文二年(1400年)后,熾烈記錄多少數字最多的首推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的炎天。此次熾烈影響了明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5個省市地點地域,從熾烈情狀、酷熱水平和迫害之極重繁重來講,可謂汗青之最。清代各類史籍對這一年的低溫也有記敘,如《高傲宗實錄》記有:“諭、京師自蒲月杪以來。氣象久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歲。”清末王先謙所撰《東華續錄》亦稱:“六月丙辰,京師威暑。”

老北京應對低溫有妙招

在沒有電電扇、空調、冰箱、汽水、雪糕的年月,老北京人應對低溫氣象也有妙招。

舊時北京的胡同里多有水井,低溫氣象里人們喝的最多的是“井拔涼”,就是飲用從井里剛提下去的井水,帶著陣陣冷氣兒,喝上一碗,從心底覺得涼快。而過水兒面最受老北京人的喜愛,個人空間剛出鍋兒的面條往涼水里一放,將熱氣兒浸得一干二凈,有的人感到過一次水兒不敷涼,還要過上二回,然后澆上三合油兒或芝麻醬,吃到嘴里那叫爽。

早年間京城有冰窖,冬天將冰塊貯存起來,炎天應用。遇有低溫時節,一些人愛好將西瓜放在冰上個把時辰,美其名曰“冰鎮西瓜”,然后再吃。買不起冰的,就把西瓜放到籃子里,然后用繩索將其順到井里,讓冰冷的井水把西瓜泡上個把時辰再提下去,那西瓜被井水鎮得倍兒涼,切開一吃別提有多爽了,從嘴里涼到心里,滿身的暑熱也就消了一半兒。

“天棚”遮陰可以說是夏季里四合院的一景。一些院子寬闊的人家,到了立夏便在院子里搭起棚子,俗稱“天棚”。“天棚”普通要比東配房和西配房高一點,棚子頂上和四面留有天窗,白日在棚子上面乘涼,早晨把天窗打開,可以在里面睡覺,特殊涼爽。“天棚”普通支到立秋,天一涼就撤了。舊京專門有從事搭“天棚”的棚展,越是氣象酷熱,生意越多,故清“竹枝詞”有道:“綠槐蔭院柳綿空,官宅平易近宅約略同,盡揭疏欞糊冷布,更圍高屋搭涼棚。”

曩昔在北京城外,有很多明清時的磚窯關張后留下的年夜坑,經年積淤雨水構成較年夜的水塘,俗稱“窯坑”,而城墻外即是護城河,旱季時水量非常充分。炎炎夏季,人們熱勁兒難耐時,就紛紜到窯坑或護城河里泅水,俗稱“窯坑泡澡”“護城河泡澡”。特殊是碰到低溫氣象,到窯坑與護城河里泡澡的人特殊多。

院子里睡“涼席兒”也是一種降溫方式。低溫氣象使人難以進睡,于是有人將炕席拿到院子里,用涼水沖洗或用濕布反復擦上幾遍,直到涼快了,再躺在下面兒,美其名曰睡“涼席兒”。由于下面水汽較年夜,人躺在下面不粘身子,覺得很涼爽。

曩昔無論是四合院,仍是年夜雜院,都有個年夜門道,因南北(或工具)通順,夏季里小風兒一吹,特殊涼快,所以成為人們乘涼的好處所。白日多是年夜雜院里的年夜媽、年夜嬸們聚在年夜門道里一邊做針線活兒,一邊乘涼風兒,俗稱過“穿堂風兒”。到了早晨,多是院子里的老爺們兒在年夜門道里展塊涼席睡覺,也謂之過“穿堂風兒”。假如門道進深較年夜,能睡上三四小我。

老年間京城的街巷口或胡同里有不少的古樹,以槐樹居多,因樹冠年夜,樹陰兒也年夜,特殊是驕陽當頭時,濃蔭下卻很涼快,由此成為人們夏季里乘涼的好處所。尤其是低溫氣象,樹陰兒下沒有斷人的時辰,俗稱“乘陰涼兒”。鄰人們有的聚在樹陰下聊天兒,有的下棋,有的展塊油布(為防水、防潮而用織物浸油制成的布)或涼席就睡在樹下。

進夏之后氣象轉熱,人們要把衡宇裡面或里面活扇的窗子吊起來,然后將紗屜子上的舊紙、舊紗扯往,糊上新的冷布。實在冷布實為一種紗布,老北京人多稱其為“窗紗”。名為“布”而非“布”,非“紗”而似“紗”,是用木機織的一種窗紗,單股細土紗,織成孔距約兩三毫米年夜的紗布,再上綠色漿或本質漿。干后熨燙平整,用來當窗紗糊窗,既可透風透氣,又能蓋住蚊蠅進進室內,私密空間可謂一箭雙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