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周作人,這對中國文學古代史上的雙子星座,后來交惡,但早年倒是“兄弟怡怡”,有良多配合從事文學運動的記載,今朝仍保存的相干見證物并不少,可是兄弟二人一起配合手稿并未幾見。上海魯迅留念館躲有一份周作人捐贈的翻譯手稿,倒是一件今朝罕有存世的兩人早年深度一起配合的見證物。距今曾經104年。這是顛末簡略手工裝訂的一小冊,連封面共18頁。手稿用“金清堂”15行藍格直行的japan(日本)皮紙稿紙,羊毫豎寫,計約12000余字。封面上有周作人字跡:“神蓋記 稿 一九一○年所譯 魯迅改本 原擬用于域外小說集第三冊者”。內頁是由周作人草擬,魯迅修正的文本。筆跡是蠅頭小楷,抄寫得密密層層,魯迅的修正筆跡更為渺小。有幾頁曾經改得渙然一新了:有劃失落的,有打圈表現刪除的,有旁添的,也有眉添的,有的整句刪改,甚至整段旁添。還有前后句更換等等情形。由于稿紙行距原來比擬窄,改添的內在的事務比擬多,是以字體加倍渺小,有的還因字體潦草,筆跡含混,讀來非常費勁。還有以濃墨涂抹的,要想辨識被涂往的內在的事務就加倍費力了。
對此份手稿,我曾于多年進步行過收拾和初步考核[1]。由于昔時的技巧裝備前提限制,無法敵手稿尤其是墨筆涂抹部門停止辨識,相干材料也比擬少,因此也就難以對其停止更深刻的研討。現聯合國度社科基金嚴重項目“《魯迅手稿選集》文獻收拾與研討”課題,從頭停止了識讀和標點,借助古代拍照技巧的成長,辨識了曩昔無法辨識的筆跡,改正了曩昔辨識的過錯和標點的不妥之處。在從頭點校中,敵手稿的內在的事務和翻譯處置的懂得有所加深,敵手稿所浮現的面孔與內在,特減輕新梳理息爭說于此,以就教于學界。
一、 關于此稿的汗青記錄
在現存的魯迅著譯中,并沒有提到過此書或許此稿。可是在周作人的《知堂回憶錄》中卻有如許一段記錄:
“我從japan(日本)語譯小說第一次在平易近國七年……這以前的翻譯仍是都從英文翻譯的。當(時)我所最為重視的是波蘭,其次是匈牙利,由於他們都是亡國之平易近,尤其是值得同情。在《域外小說集》第一二集里,我便把顯克微支譯出了三篇……但第二集的末尾以后擬譯作品的預告下面,記得里邊有匈牙利的密克札忒的《神蓋記》,便是《圣彼得的傘》;那篇分量還要多,天然更非持續刊登不成了。《神蓋記》的第一分的白話譯稿,近時找了出來,曾經顛末魯迅的修正,只是還未抄寫,原來年夜約擬用在第三集的吧。這本小說的英譯,后來借給康嗣群,由他譯出,于一九五三年由黎明出書社印行,那也是很有興趣思的作品,不外是徹頭徹尾的開闊爽朗的笑劇,與匈牙利的反動題目沒有什么關系了[2]。
《知堂回憶錄》是1962年寫成的。下面這段文字對該手稿的出處,曾經說得很明白了。這也跟他在該稿封面上題寫的闡明相分歧。可是他寫明“一九一○年所譯”倒是一個題目。這個闡明顯然是1962年前后把譯稿從頭找出來后加上往的。按說,周作人本身的記錄應當是最威望的,並且他那時正在寫作回想錄,對舊事梳理得比擬明白。可是,這里卻似乎是個破例:這份譯稿的時光應當在1909年。來由有三:起首由於他們兩人翻譯《域外小說集》全部任務在1909年曾經停止了,魯迅已于該年夏秋之間回國,不成能再與他一路停止此項翻譯打算了,現實上魯迅回國也與該打算掉敗有關;第二,還有一個證據可說加倍無力:該稿共四章,在該稿的第三章末尾,寫有一行小字:“己酉仲春十四日矯正”,顯明是周作人的手跡。“己酉仲春十四日”就是公歷1909年3月5日。即便假定第一至三章譯于1909年,而第四章譯于1910年,但又有兩個題目:第一,1910年魯迅在國際,固然在年中往過一越日本,可是往來來往促,最基礎不成能來修正此稿;第二,全部譯稿(包含第四章)前后墨色分歧,作風雷同,顯然是趁熱打鐵貫穿上去的,很難假想魯迅在回國后完整分歧的情形下修正此稿。尤其是,魯迅一回國,就忙于講授,有空時就投進收拾研討中國現代小說了。而《域外小說集》打算既然流產,魯迅最基礎不成能再來持續,不然就不會回國了。是以,結論只能是:此稿系魯迅周作人1909年頭在japan(日本)時所翻譯和校改。因此周作人在封面上所題寫的翻譯每日天期當為誤記。
周作人明白提到,這份手稿是他寫《知堂回憶錄》時找出來的。可是卻沒有提到后來怎么處置該稿。而據今朝加入我的最愛該稿的上海魯迅留念館文物檔案記錄,是周作人于1963年捐贈的。那時周作人身在北京,他在1949年后也從未到過上海,不了解怎么會捐贈到上海魯迅館的。據一位知戀人說,那時周作人底本想捐贈給紹興館的,可是經手的人卻不了解為什么把它交給上海魯迅留念館了[3]。
二、 關于翻譯此書的佈景
《神蓋記》,原名《Szent Petor essenyoje》,通譯《圣彼得的傘》,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卡爾曼(Mikezatis Kalman,1847-1910)。米克沙特是那時匈牙利最受接待的小說家之一。從19世紀80年月開端頒發了《圖特同鄉》等多部短篇小說集,90年月又頒發了一系列中長篇小說。除了1895年頒發的長篇小說《圣彼得的傘》,還有《匈牙利的兩次選舉》(1893-1898)、《圍攻別斯捷爾采城》(1895)、《新茲里尼阿斯》(1898)和《奇婚記》(1900)等。此中后者最著名。20世紀初他又寫了不少小說。《圣彼得的傘》是作者創作茂盛期的代表作之一。他的這部長篇小說在匈牙利可說是眾所周知。這是一部佈滿浪漫顏色和傳奇顏色、具有濃烈的匈牙利平易近族風情和社會特點的鄉土小說。小說寫一個財主把年夜筆遺產兌為支票,躲在一把白色舊傘的木柄里,傳給本身的兒子卓利。可是不幸紅傘鬼使神差落進別人之手。恰好這把傘被傳說得與圣經故事中的十二使徒之一圣彼得所用的那把神奇的紅傘很類似。于是卓利的伯父姑媽爭相爭取這把傘,鬧出一幕幕悲笑劇,故事就繚繞這把傘與男主人公卓利和女主人公維侖卡的命運睜開。作品經由過程講述卓利和偶爾獲得那把紅傘的孤女維侖卡(魯迅周作人譯為斐羅尼卡)真心相愛,終極固然發明了年夜筆遺產而終極忠于戀愛、唾棄遺產的故事,歌唱了美妙純摯的戀愛,同時對那些貪心、毒辣而又笨拙的族人不擇手腕爭權奪利的無恥行動,賜與了辛辣的譏諷和鞭撻。小說作風輕靈風趣,村落氣味濃烈,平易近族風情突顯,在白描式的論述中不露神色地寄意了風趣和譏諷。
這部長篇小說漢字字數約17萬字,有人甚至于將它列為中篇小說[4]。對于第一、二集所有的僅收短篇小說、每冊僅十余萬字的《域外小說集》來說,顯然不太適宜。周作人說,這是預備持續登載的。可是這么長,再怎么持續登載也是不成能所有的刊用的!那么,魯迅周作報酬什么選這部長篇小說來翻譯呢?並且,依照魯迅的說法,他們那時翻譯的價值取向,是“立意在對抗,指回在舉措”,所以偏向于從北歐東歐的強大平易近族文學中吸取對抗的精力氣力。從魯迅的《人之汗青》、《文明偏至論》、《摩羅詩力說》、《迷信史教篇》等文章看,確是佈滿了迫切追求救國救平易近的真諦、根究平易近族自強自立,顛覆暗中統治的豪情。而這1對1教學部小說,卻簡直是一部輕笑劇,與對抗、反動的主題相往甚遠。拿周作人的話說,是“徹頭徹尾的開闊爽朗的笑劇,與匈牙利的反動題目沒有什么關系了”[5]。
可是,從《域外小說集》第一、二集的作品來看,也不盡是反應反動與抗爭。小說終回是小說,它究竟不是教科書,也不是政管理論,它的感化更多在教化。它要用加倍文藝的方法來傳佈不雅念。對此,魯迅一直有著甦醒的熟悉。他們更重視的是反應這些平易近族的平易近族文明及其性情、平易近族的思想方法、表達方法。波蘭和匈牙利都是“亡國之平易近”[6]。所以,魯迅周作人都關懷這兩個國度,周作人說愛好波蘭的顯克微支、匈牙利的米克沙特,實在也恰是魯迅所愛好的。魯迅固然沒有提到過米克沙特,但不只翻譯過、評論過顯克微之,更愛好裴多菲。既然重視的是他們的精力內在,那么翻譯他們的什么小說,就并不是太要緊了。至于畢竟刊發幾多,生怕是并不預計所有的翻譯、全文刊發的。
小說共分五部,魯迅周作人僅翻譯了其第一部《傳奇》,也就是譯稿上標出的“第一分 故事”。手稿第三章于1909年3月5日完成初稿后,又翻譯了第四章,文末署“第一分終”,表白第一部停止了。手稿經魯迅修正后就再沒有謄清,也就是說,不久翻譯任務就停上去了。不外現實上后來周作人仍是停止了不少翻譯運動,可是曾經不是《域外小說集》項目,而是本身零丁向書店或報刊投稿換稿費了。
三、 手稿的辨識經過歷程與存在的題目
這份手稿在魯迅周作人生前沒有頒發過。手稿保留得很好,總體上是清楚的。但在我敵手稿收拾時,卻發明很難下手。這緣由重要有如下兩點:第一,有良多處所被涂失落或許圈失落了。假如僅按刊定后的文字抄寫,那就看不到原譯的面孔,也看不出修正的經過歷程了,如許對于手稿研討和翻譯研討來說就是很年夜的缺點,對于令人感愛好兩人的一起配合翻譯方法的研討更是個嚴重缺點。為了照實反應兩人一起配合翻譯的可貴記載,我決議采用全文照錄、放棄的和刪除的予以恢復的方式來收拾,以求浮現最真正的的面孔和他們翻譯的完全經過歷程。這現實上是走了一條最艱苦、可是也最有價值的道路。由於涂改的部門很難辨識:一則由于修正的墨色基礎上都比初稿深,使得被涂失落的部門辨識好不容易;二則那時魯迅手跡和周作人手跡很類似,使得分辨、區分兩人的手跡加倍艱苦。我的辨識收拾經由過程如許幾條道路睜開:
(一)、經由過程背光照耀來透視被涂抹的文字;凡是是高舉在亮光下或許放在燈前,讓亮光或燈光透過稿紙把被涂抹部門映顯露出來。這種方式雖較原始,可是仍是比擬有用的方式,同時輔以古代拍照技巧,用緊密掃描的方式,掃描后縮小來研討其細部;
(二)、經由過程小說內在的事務與文字邏輯來辨識。例如一句話被刪除部門文字后換上了此外文字,這就要看原文能否暢達,假如原文暢達,那么修正的和旁加的就都能夠是魯迅的字(也不消除周作人的,可是魯迅的機遇更多一些),假如這句話原來欠亨,或許寫到一半就涂抹失落了,就闡明是周作人本身在翻譯經過歷程中寫到半句甚至寫了半個字突然感到不當帖而刪改的。
(三)、細心斟酌辨識魯迅的書法特色與周作人的差別。從早年兩人的書法特色來看,確切有良多類似之處,作風很是接近。都有隸書的冷靜穩健,都有厚重的捺筆,可是后來周作人一直沿著這個標的目的成長,以致于呈現一頁上數不清的重捺。到暮年固然加倍均衡幹練,可是作風沒變。而魯迅書法卻產生了很年夜變更,曩昔的那種重捺徹底消散了,字體變得加倍圓潤,構造也更規整均衡,從那時的書法特色看,這種分辨曾經浮現,魯迅的字更偏向于圓潤流利,而周作人更偏向于重捺。由此可以比擬不難地辨別魯迅或周作人的字體。我在收拾中采用分歧字體和標點符號區分周作人的初稿、周作人本身的刪改、魯迅刪和改的筆跡。
經由過程敵手稿的辨識,把手稿收拾成文本,是一個艱巨的經過歷程。但是也是收拾任務的焦點內在的事務。在收拾中碰著的困難重要有三個:
1、 最年夜的題目還是辨識。起首是筆跡的識別,有的字很潦草,有的字很小,還有異體字,往往難以識別,終極沒有處理的題目仍是有大批筆跡無法識別;
2、 其次是把魯迅的字和周作人的字體辨別出來。究竟兩人筆跡有良多處所類似,要正確辨別,除了要依據高低文很是細心地斟酌其字義,有時辰還要憑精準的感到,往往第一眼是最正確的。多看幾眼反而會對本身的識別產生迷惑,此刻固然家教盡了最年夜的盡力,但終極收拾的面孔不敢說盡無題目;
3、 最后是識別那些被涂失落的字。我力圖將被涂抹失落的筆跡識別出來,以便看出翻譯和修正的陳跡,是以全部收拾難度就進步了良多。此刻有大批沒有認出來的字,就以這種情形為多。第一次收拾時,全稿沒有識別出的文字有28個,此次從頭辨識,認出15個,尚余13個。但又發明不少以前辨識過錯的有35字,均即予以矯正。
四、 手稿所浮現的面孔及其意義
從今朝文本浮現的面孔來看,在後面部門修正尤其多。最密集修正的部門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後面部門。而總的篇幅現實上是第一、第二章短而第三、第四章長,在全部譯稿17頁(封面不計在內)中,第一、二章各占兩頁,第三章5頁,而第四章則長達8頁!而修正比擬密集的部門重要集中在後面7頁。由此可見,不只周作人在翻譯的時辰是逐步順暢起來,就是魯迅在修正的時辰,也是後面改得多, 而后面改得少。展讀譯稿,可以得出如下啟發:
(一)、這部譯稿提醒魯迅周作人一起配合翻譯《域外小說集》的方法特色。
譯稿是用白話文翻譯的。那時中國古代口語文還沒有鼓起,或許說還沒有進進正式的場所。所以,用白話在那時很正常。可是,這部譯稿所采用的翻譯方式和所表現的翻譯理念,倒是全新的。在此之前,林琴南、嚴復等人的翻譯早已到處頌揚。可是,那卻不克不及算是古代翻譯方式。由於他們用的基礎上是“譯述”[7],換句話說,也就是“講故事”,接近于“意譯”,但還不是意譯。由於意譯還基礎上依照句意次序的,而“譯述”則是講個故事梗概,固然有的對話也會很逼真,但全體來說并紛歧定依照原文次序,甚至可以刪省和更換段落順序。而《域外小說集》則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古代翻譯。它采用逐一對應的“直譯”方式,這使它在中國古代翻譯史上占據主要位置。翻譯史學界以為這部譯稿標志著中國古代翻譯的一個奔騰,進進到了古代翻譯時期。這在《域外小說集》前兩冊的翻譯中,我們曾經看到了其浮現的終極面孔,可是我們卻沒法看到其經過歷程。而這部譯稿卻向我們真正的、活潑地浮現了他們一起配合翻譯的經過歷程,從中更讓我們看到了他們這種一起配合翻譯的生孩子方法。
在他們之前,實在也有一起配合翻譯的生孩子方法,例如林琴南和魏易的一起配合。可是以往的一起配合翻譯,年夜體上是一生齒述一人撰文,口述者專注于原文內在的事務的漢語表達,撰文者專注于將口述者的白話轉化為文字。兩人分工明白,不會穿插,容或有所商討,也重要在于懂得表達的內在的事務,基礎上不會對原文內在的事務有何質疑。兩人的一起配合必需一直同步,口述者分開了撰文者就無法成文,而撰文者分開口述者就無從成文,二者缺一就也就無法完成翻譯。魯迅和周作人也用過林譯的方式。在翻譯《紅星佚史》的時辰,此中有17首詩歌,也是采用周作生齒譯、魯迅筆述的方式[8]。但我們看到,在魯迅周作人一起配合翻譯《神蓋記》的經過歷程中,卻不是如許。起首是周作人自力直接將原文用直譯方式草擬中文稿,自行梳理文字語法邏輯修辭,然后由魯迅參照英文及所把握的相干常識停止校改,然后再由周作人謄正脫稿。這時辰,兄弟兩人的年紀是28歲和24歲,周作人的英語曾經比擬熟練,可是中文的功底不如魯迅;魯迅的英語比擬生澀,可是中文更老到,並且常識面看來也更寬一些。現實上是兩個具有自力翻譯才能而在文字才能和常識面上各有優長的人,用輪番功課的方法停止一起配合。在這個經過歷程中兩人并不需求同步,如許更能聚精會神,不會因不時需求會商而打斷思緒,并且因有人停止校改而修改誤譯。這種方法,當然與“林譯”分歧,也與“嚴譯”分歧,並且與後人翻譯后人校改也分歧,由於后人校改時,再無報酬之“謄正”,而“謄正”現實上是一種再次復核。這種翻譯方法,使翻譯方法更為完美和精到。
(二)、從這份譯稿的翻譯經過歷程,可以推知《域外小說集》是兩小我配合的翻譯結果。
最後出書的《域外小說集》初、二兩集共收16篇小說,本來的記錄是魯迅翻譯了此中3篇,周作人翻譯了此中13篇。這是依據什么而得出的結論呢?是依據文末對于各篇小說作者的《著者事略》的簽名來斷定的。此中安特萊夫的《謾》和《默》,迦爾洵的《四日》后面署“樹人”,魯迅后來在1920年與周作人重編《域外小說集》的時辰寫的《域外小說集序》中也模擬周作人的口吻說這三篇是“我年老”即魯迅翻譯的,實在這恰好是由於魯迅本身寫,當然如許說了。如果周作人寫這篇序,或許要說到昔時他們翻譯的方法:“陰冷的冬天,在中越館的空泛的年夜架間里,我專管翻譯草擬,魯迅修正謄正,都一點都不覺得睏倦或是嚴寒,只是很有愛好的說說笑笑,議論里邊的故事,一向比及抄成一厚本……”[9]。現實上還有簽名周作人的小說《紅星佚史》中的17首詩歌,也斷定是魯迅翻譯的,並且那翻譯還具有很年夜的再創作成分。且不說從1909年到1921年,這書的幾篇序,都是魯迅寫的。是以,魯迅對該書的進獻并不只僅限于那三篇作品,而是對于整部《域外小說集》是總攬全局的。此刻依據《神蓋記》譯稿的翻譯面孔所顯示的,我們可以加倍有掌握如許說了。這就是說,盡管周作人從英語譯出了初稿,后來也是署他翻譯的名,可是現實上很明白:每一篇譯稿都浸潤了魯迅的血汗。周作人做的是下手,魯迅承當的是主責。周作人做的是粗活,魯迅做的是精加工。是以,《域外小說集》現實上是兩小我配合的結果,操縱上周作人出力更多,而費心上魯迅專心瑜伽場地更深。
(三)、這部譯稿提醒魯迅與周作人那時在翻譯才能與學問上的差異。
在譯稿收拾經過歷程中可以發明,周作人的初稿比擬不成熟,不只譯筆較為滯重,語句顯得包袱拖拉,不如魯迅的修正來得簡練洗練,並且對于小說所展示的平易近族風情及相干常識略有缺乏。例如開篇第一句:“今孀雌隨逝,其景葬儀自益復草草零落甚矣”,魯迅改為“今孀雌隨逝,其葬儀自益寂寞爾”,就簡練多了。又如:譯稿第一章述牧師“第其為塾師已可,使有子然亦貧愁不自得”,魯迅改為“人雖善而窮愁不自得”,又簡潔多了。第一章第二天然段中“今也,塾師之子已成立矣,地雖瘠,未始不克不及少助其母,而塾師之遺嫠乃又已逝而化”一句,過于啰嗦,魯迅改為“今也,嫠子成立,已能少助其母,而塾師之遺嫠乃復化往”,簡練而明白。這類例子地點皆是。
還有的處所似乎魯迅所改只要一個字,但措辭比本來表達的意思更為確實,如把“然則君等曷勿重酬神甫之庸?”一句中的“酬”改為“償”,意義更為適當。第一章第三天然段“顧帝力年夜矣”,魯迅改成“顧帝智年夜矣”,這里不是要說天主的力量年夜,而是要說聰明高,顯出本來的語義有不盡精當之處了。
另一種修正,意思并沒有年夜改,可是修辭上的感到分歧。例如第二章第一段的“格羅戈洼之為地何若,非特迦畢札尼所見之然,即著者亦嘗在其處”一句,魯迅改為“格羅戈洼為地,見之者非特迦畢札尼君一人”,不只簡練得多,並且讀來更富音韻上的神韻。同段落有“村中地盤……為黃色槁壤,牛山濯濯,除惡克山蕏之外,即易滋雜卉蔓草亦止斂跡”一句,魯迅改為“村中地盤……皆為黃壤,生產至尟,唯燕麥橡木生之,顧即此物亦唯趣意煦嫗始可得耳”,后又把“橡木”改為本來的“山蕏”,“山蕏”為何物,普通人不易懂得,故斟酌中譯為“橡木”,但考慮之后,生怕感到不太有掌握,仍用原譯。全部句子經魯迅修正后,讀來頓挫抑揚,朗朗上口。還有一例也是很闡明題目的:第一章“自是二年以后,乃聞格羅戈洼已新來神甫以補逝世者之缺”,魯迅改為“越二年,乃聞格羅戈洼已有新神甫來補逝世者之缺”,修改不年夜,卻精力多了,並且更有古意。
別的,對于“神甫”一詞,也顯示了兄弟二人的常識面分歧。周作人本來譯為“神甫”,魯迅改為“牧師”,應當說魯迅改的是對的。依據張東風、馮植生譯本[10],此處應為“牧師”,由於基督教的神職職員稱“牧師”,而“神甫”是上帝教的神職職員稱號。本書中講的是與基督教有關的故事,當然應當是“牧師”。可是在本譯稿上,魯迅開端改了幾處后,就不再改了,這應當懂得為讓周作人在謄正的時辰本身矯正,而不是不改。以此不雅之,周作人那時對東方的宗教的清楚,比擬魯迅來說仍是有所缺乏的。
總體上,可以從各種方面看出魯迅對全部翻譯任務的主導感化。
五、《神蓋記》的文學作風及其與魯迅創作的關系。
《神蓋記》即《圣彼得的傘》的敘事作風,具有典範的匈牙利平易近族情調,同時又與中國的古典小說有良多共通之處,或許這正如周作人在《知堂回憶錄》中說的“徹頭徹尾的開闊爽朗的笑劇”[11],這不屬于他們那時重要追蹤關心的“立意在對抗,指回在舉措”的主題,而是屬于輕松風趣的一類了,可是這也許恰是魯迅兄弟迻譯此書的動因之一吧。這小說有幾個特色:一是小說的故事性很強,這也是中國傳統小說的特色之一;二是小說中作者的群情,而這種群情又與巴爾扎克、雨果等歐洲作品中的夾敘夾議有著顯明的差別,而更接近于中國現代小說的插話;三是小說的鄉土頭土腦息非常濃重,似乎作者寫作時并沒有想到要給本國人讀,甚至也沒有想過要給外省人讀,他只是繪聲繪色地給一位友人講述一個真正的的村落故事,而這個友人是完整清楚故事產生地風土著土偶情的老同親。這種自然往雕飾的樸素村落風味,正如魯迅所說的:“有處所顏色的,倒不難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留意”[12],讓人讀來如飲甘雨。現實上,這部小說作為一部匈牙利鄉土小說,與魯迅的《家鄉》《社戲》等小說,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小說的題材來看,魯迅晚期小說的勝利之作多為村落題材,舉凡《狂人日誌》《阿Q正傳》《家鄉》《祝願》《風浪》《祝願》《社戲》《孔乙己》等等,無不是以鄉村或加上小鎮故事,因此魯迅也常被列進“鄉土作家”之列。在這方面,魯迅的創作積聚中,除了傳統小說的影響外,正如他本身所說,還“讀過一百多篇本國小說”,遭到過外來小說影響,可是就鄉鄉俗格來說,魯迅所受的影響,并無來自俄羅斯的證據,japan(日本)小說也沒有這種顯明的陳跡,而這部《神蓋記》,卻似乎是一個特例,讓人油然聯想到這一點。無論是小說繚繞那把破舊而神奇的紅傘所睜開的一系列事務,繞有幽默地反應了社會百態,貌似荒謬而現實深入辛辣的譏諷,或是從風趣輕盈而不乏俏皮的筆致,以及憨態可掬、可恨而又好笑的人物、蒙昧而又心愛的鄉風風俗來看,都令人聯想到魯迅小說的特色。
進一個步驟考核,可以發明《神蓋記》那種輕靈躍動的敘說筆致,開合自若的表示手段,進舞蹈場地木三分的人物描繪,在魯迅早年所接觸的本國文學作品中,大要要數它與《阿Q正傳》小說作風最為接近。假如我們聯想到魯迅本身所說的,他的創作預備是讀了一百來篇本國小說[13],那么,我們有來由以為,在魯迅行將停止留先生涯,同時行將停止《域外小說集》翻譯運動的最后時代,這部小說應當是他所讀的一百來篇小說中最后瀏覽的小說[14],是以或許給他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入的。是以,我們也異樣有來由以為,這部小說應當可以以為是魯迅鄉土小說創作靈感和創作技法的源泉之一,這是值得留意的。
當然,那時魯迅兄弟之所以翻譯此書,基礎的動身點仍是在于反應歐洲強大平易近族的文學,其最基礎主旨仍是為了給中國公民以啟發,并轉變他們的精力。但在這個總的目的下,對于詳細作品的選擇則無疑反應了譯者的文學旨趣和審美尺度。當然,這種作風融進他們本身的創作,也是天然而然的事。是以,這部譯稿固然沒有出書,可是它在魯迅周作人的一起配合翻譯運動中具有主要的位置。它的翻譯經過歷程則反應了《域外小說集》第一、第二冊的翻譯方法和經過歷程,也印證了周作人說的兩人的翻譯方法和經過歷程。我們對它的解讀則可以或許從中發明更多兩人晚期文學運動、翻譯運動的狀況,還可以破譯兩人那時常識構造、才能狀態以及書法特色等方面的良多password,對于兩人早年的生涯研討也是有輔助的。由于這個話題曾經不是本文的義務,這里暫不會商,留待有愛好者進一個步驟研討吧。
2013年11月10日
(本文為上海路況年夜學承當的“《魯迅手稿選集》文獻收拾與研討”項目中期結果。)
注 釋:
[1]見《<神蓋記>稿》及《關于<神蓋記>譯稿》,載《上海魯迅研討4》上海魯迅留念館編,百家出書社1991年6月出書,第20頁,58頁。
[2]周作人:《知堂回憶錄·炭畫與黃薔薇》,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第237-238頁。
[3]據館內那時經手接收此稿的老職工虞積華向筆者口述。
[4]1982年7月安徽國民出書社出書的《圣彼得的傘》,列為《本國中篇小說叢刊》第4輯。
[5]周作人:《知堂回憶錄·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第238頁。
[6]周作人:《知堂回憶錄·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第237頁。
[7]林琴南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由商務印書館出書時署“王壽昌口述,林琴南筆述”。嚴復的《天演論》印行時署“侯官嚴又陵譯述”。
[8]周作人:《知堂回憶錄· 七七 翻譯小說 (上)》,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208頁。周作人原文記錄約有十八九首,現實上是17首。
[9]周作人:《知堂回憶錄·七八 翻譯小說(下)》,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第211頁。
[10]《圣彼得的傘》,安徽國民出書社1983年7月出書。
[11]周作人:《知堂回憶錄·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噴鼻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11月版,第238頁。
[12]魯迅:《致陳煙橋》1934年4月19日,《魯迅選集》,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13卷第81頁。
[13]魯迅:《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魯迅選集·南腔北集結》,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四卷第526頁。
[14]甚至不消加“之一”,由於這件事沒落成他就回國了。